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市政府要闻 > 动态

从“精准施策” 到“除旧布新” ——市司法局聚焦基层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阳县政府 www.sxzhongyang.gov.cn 2023-12-08 10:04 来源:吕梁日报 放大 正常 缩小

免费法律咨询人次和办理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数,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全市1个调解组织和2名调解员受到司法部表彰,1名调解员在全省一、二级人民调解员实操技能分享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培树用法“标杆”,让学法守法用法在广大农村蔚然成风,全市共组建“法律明白人”队伍2.1万余人……今年以来,市司法局交出了一份份“优质答卷”。

市司法局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上司法行政系统的新作为,重点在政治建设上倾斜基层,优先在服务民生上辐射基层,坚持在职能发挥上关注基层,全力在推进改革上匹配基层,真正让基层成为展现吕梁司法行政新风貌的“广袤沃土”。

夯实基层主阵地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在基层的有力抓手,市司法局始终把强化司法所党组织建设放在核心位置,确保司法所阵地“坚如磐石”。

该局按照我市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七好司法所建设的意见》,把司法所“党组织覆盖好”作为全系统加强基层治理的“核心”来抓,进一步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该局完善党组织体系,通过在司法所设立独立党支部、联合党支部、党小组、驻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推动司法所党的建设工作实现全覆盖。

加强党组织制度建设是一门必修课。该局积极落实“三会一课”,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主题党日活动,明确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记录、有心得、有体会、有考核,充分调动司法所党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该局加强党组织作用发挥,开展“七好”司法所建设、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七好”司法所三年行动等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全市司法所满意度和知晓度大幅提升。

调解日趋全覆盖

作为司法行政机关矛调职能履行的主力军,人民调解员作用发挥好坏,直接决定矛盾纠纷能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市司法局织密调解组织网络,以创建枫桥式“七好”司法所为契机,加强乡镇、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推动调解组织持续向物业管理、知识产权等重点行业、领域延伸。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调解组织2667个。

为了构建更高水平调解大格局,该局成立吕梁市人民调解协会,开展诉前调解、访调对接工作,畅通联调联动机制,及时化解法院、信访部门移送的矛盾纠纷。今年全市诉前调解委员会化解矛盾纠纷4000余件,访调对接调解委员会化解100余件。

该局制定出台《吕梁市司法局人民调解案件补贴办法(试行)》《吕梁市人民调解协会工作制度》等制度,进一步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充分激发人民调解员工作活力。同时,发挥调解示范引领作用,今年全市1个调解组织和2名调解员受到司法部表彰,1名调解员在全省一、二级人民调解员实操技能分享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用好“法律明白人”

培养更多“法律明白人”,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动整体,让学法守法用法在全市广大农村蔚然成风。我市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纳入法治乡村建设和“八五”普法规划统筹谋划,作为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民生工程。市司法局制定印发实施方案,建立由市县乡三级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实施,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培养工作机制。

全局选好精准培养对象,重点将“两委”班子成员、村(社区)妇联干部、人民调解员、村民小组长、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等人员纳入培训对象。该局还丰富培养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辅导方式,开展建设一所法治讲堂,设置一个法治宣传栏,设立一个法律顾问室,组建一支法律志愿者队伍,建立一个法律图书室“五个一”达标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法律明白人”队伍2.1万余人。

公共法律服务呈现多元化

面对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以激发多元主体作用为关键,全力做到“阵地建起来、人员配起来、效果显出来。”

市司法局构建四级法律服务网,全市依托法律援助、司法所等资源,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实体平台,升级12348法律热线平台功能,为1235个行政村(社区)配置法律服务终端平台,推进了“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建设。该局还推动便民服务工程提质增效,积极落实省政府“免费法律咨询及特殊群体援助惠民工程”,免费法律咨询人次和办理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数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我市还积极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为全市涉黑涉恶案件被告提供法律援助200余人次。市司法局注重加强律师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我市引进律师人才的六条措施,从区域外引进律所5个、律师42名。该局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公职律师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公职律师增至146名。统筹公证法律服务资源,依托市诚信公证处,在资源短缺的兴县、岚县、方山等地开展公证远程办证试点工作,办理小额遗产继承、不涉及财产处分的委托公证111件。

改革释放新能量

针对综合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的新职能,如何尽快转变角色,勇于承担,锐意进取,市司法局用制度为角色赋能,用创新为角色增彩。

该局强化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织密基层执法“安全网”。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采用多维论证方式,优化赋权事项目录,实施精准赋权,为基层治理蓄力增效。

全域推进精准赋权,全市开展分级分类调研,走访重点乡镇(街道)并召开座谈会,梳理执法事项参考目录,指导县市区召开职权下放对接论证会,基层厘清执法边界,确保下放事项“接得上”“用得上”。

全过程实行制度指导,我市出台《关于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持续深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指引》等指导工作开展;统一袖标,规范标识,规范执法流程和文书格式,落实执法资格管理制度,畅通执法人员进出渠道。

全方位组建执法机构,全市推动乡镇(街道)加挂行政综合执法牌子,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设置案件询问、行政调解、案件档案等办公功能区。

全流程开展执法监督。全市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通过走访企业、从业人员和群众,发放问卷调查表,开展推广包容免罚模式,以坚实的行政执法监督切实保障基层执法规范化、法治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