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县乡村振兴局 > 部门文件

关于印发《中阳县2022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

中阳县政府 www.sxzhongyang.gov.cn 2022-05-20 15:29 来源:中阳县乡村振兴局 放大 正常 缩小

中巩固衔接办发[2022]6

中阳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中阳县2022年乡村振兴示范村

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

暖泉镇、下枣林乡,县直有关部门:

现将《中阳县2022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阳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418

中阳县2022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

切实做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根据《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关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行动方案>(晋乡振发[2022]17号)和《吕梁市2022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方案》(吕巩固衔接办发[2022]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示范创建安排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示范村创建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的重要抓手,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扎实有序做好示范村创建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建目标

1.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暖泉镇车鸣峪村

2.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暖泉镇宣化庄村、刘家坪村;下枣林乡神圪垯村,同时创建市级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树立系统观念,先规划后建设,通盘考虑村庄分类和发展需求,在优先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基础上,统筹协调一体化推进。

(二)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充分考虑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文化、基础条件等,科学把握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坚决防止“一刀切”以农村人居环境厕所改革、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打造特色鲜明的示范村。

(三)坚持农民主体促进增收树牢“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理念,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与乡村文明建设相得益彰,通过实施示范村创建项目,促进农民群众增收。

(四)坚持依法合规打造精品把依法合规贯穿于示范村项目创建的全过程,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规定,依法取得土地使用、规划、施工等许可文件,为示范村创建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五)坚持稳中求进突出实效立足现有村庄基础,坚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坚决杜绝大拆大建。

四、组织实施及时序进度

(一)完成规划设计20224坚持因地制宜、依法合规原则,相关乡镇要聘请熟知三农、有乡村规划落地经验、懂农村产业规划的有资质专业机构,编制示范村创建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编制规划要把握“红线是规划底线、多规合一是基本原则、产业兴旺是首要任务、确保落地是实际需求、人居环境是基础条件、风貌提升是亮点特色、规划留白是战略思维、深入调研和尊重农民”等要点。428日前将示范村创建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和工作专班乡镇为单位报乡村振兴局。

(二)落实前期工作,20225月。根据示范村创建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选择和规划项目。525日前办结前期手续和项目立项工作。省级示范村省级衔接资金支持500万元,县配套500万元;市级示范村市级衔接资金每村补助100万元,县级配套100万元。资金支出继续实施负面清单管理,部门资金优先安排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项目。乡村振兴部门要严格项目入库,项目名称后用括号按照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进行标注。例如:中阳县-XX乡(镇)-产业项目-XXXX项目(中阳县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5月底前完成创建项目入库工作。

)建立管护机制20226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要先建机制、再建工程。先明确创建工程项目的产权归属、管护主体、责任单位和后续经费的保障落实,健全完善财政补助与农户付费合力分担机制,切实建立起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系,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投入资金要力争形成经营类资产,确保资产保值增值。6月底前,相关乡镇建立示范村管护机制。

推进项目建设2022125月底项目全部开工;8月底完成总工程量的60%9月底完成80%10月底力争全面完成,12月上旬完成项目工程验收等相关工作。12级组织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进行评估验收认定、公示、挂牌等。所有示范村创建项目务于5月底全部开工建设。

五、组织领导

为扎实开展示范创建工作,成立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刘雁斌 (县委副书记)

常务副组长:高青山 (县政府副县长)

副 组 长:刘明山 (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赵翔宇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雷占平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成 员:高志荣 (县委组织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薛兴华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武瑞雪 (县委统战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刘 伟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王 平 (县乡村振兴局局长)

任欣荣 (县财政局局长)

宋建军 (县发展改革局局长)

高云平 (县行政审批局局长)

刘建军 (县文旅局局长)

张玉平 (市生态环境中阳分局局长)

高三亮 (县水利局局长)

张宏伟 (县林业局局长)

秦勇勇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高志伟 (县住建局局长)

牛 旭 (暖泉镇党委书记)

李建军 (下枣林乡党委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王平担任。示范创建实行县级领导包联制,包联县级领导负责督促创建进度、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问题或困难;暖泉镇、下枣林乡要抽调专人组成创建工作专班,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创建的具体事宜。县级领导包联示范村创建名单如下:

1.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

暖泉镇车鸣峪村:县委副书记 刘雁斌

县政府副县长 高青山

2.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

下枣林乡神圪垯村: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刘明山暖泉镇刘家坪村: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赵翔宇

暖泉镇宣化庄村: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雷占平

六、保障措施

加强政策支持。重点学习《关于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201337号)、《关于印发<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晋财农〔202145号)《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晋财农〔202156号)《山西省乡村振兴局转发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管理的通知》(晋乡振发(计)字〔20211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厅字〔202144号)等。

加强调度推进。一是实行挂图作战。相关乡镇要建立示范村创建项目建设清单,所有项目任务上墙、倒排工期、对标推进,一张图呈现,同时要对照项目建设清单,建立工作台账。二是建立推进机制。5月份开始,实行示范村创建双周调度、月通报、月排队推进机制。三是包点跟踪督导。将全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纳入乡村振兴督导范围,督导组深入实地开展点对点跟踪督导。

)强化氛围营造。相关乡镇要重视示范村创建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做到全程收集管理。以乡镇为单位,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制作一部5-10分钟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专题宣传片。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和途径,让广大群众认识到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的现实意义,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和筹资,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建设美好家园。

人:张小锋

报送邮箱:fpb5300639@126.com

报送地址:中阳县乡村振兴局321办公室

附件:1.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主要参照指标

2.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主要参照指标

附件1

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

主要参照指标

(带★号的为刚性指标,未带的为弹性指标)

一、特色产业发展兴旺

(一)产业布局。★村集体产业发展纳入县域“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范围村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二)产业基础。★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以及丘陵山

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占基本农田一定比例,主要农作物综

合机械化率达到75%以上;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基本建立;有电商服务、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或社会化服务

组织。

(三)集体经济。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深入推进,村集体

经营性资产项目运行良好;★村集体经济年度收入稳定在3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占比达到50%以上。

(四)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涉农企

业、电子商务企业、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以多种方

式与村集体、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共享全产业链

增值收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覆盖村常住农户参与务工就业率达到50%以上。

(五)产销对接。★农产品产销对接畅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间实现技术共享、信息共享、品牌共享、渠道共享、利益共享;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有效开展。

(六)产业培训。★定期组织开展产业政策、实用技术、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培训;积极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乡土人才在农村创新创业。

(七)产业效应。★主导产业产值在村级产业培育发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通过“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带动,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等蓬勃发展,形成更多“特”“优”“新”产业产品;积极参加国家和全省“乡字号”“土字号”等乡村特色产品推介、评选等活动。

二、村庄美丽生态宜居

(八)生态规划。★纳入县域乡村“多规合一”优先规划编制范围;★村庄发展建设尊重农民意愿,遵循自然生态和村庄机理,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不搞大拆大建,避免千村一律。

(九)村容村貌。★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得到全面清理村庄街巷干净整洁,农房立面整齐;★村庄面貌整体达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村容美化“五化”要求。

(十)厕所革命。★户用厕所基本入院入室;★公共厕所布局合理,管护责任落实,日常保洁经常;★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100%;改厕技术模式成熟,县域可用于推广示范。

(十一)污水治理。★纳入县域生活污水重点整治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选择符合实际需求,排污管网或污水处置设施完善;★村域水域排放达标,河塘清淤清杂,无黑臭水体、入河排污口。

(十二)垃圾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

设施完善,运作模式合理;★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农户参

与率达到5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十三)长效管护。★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推行农村厕

所、污水垃圾处理、村庄保洁等一体化运行管护模式;★落

实农户合理付费、政府适当补助运行管护经费保障制度。

(十四)资源利用。★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

源化利用示范村创建;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厕所粪污、农业

生产有机废弃物就地就农消纳、综合循环运用,资源化处理设施完善。

三、党建引领治理有效

(十五)党建引领。★村党组织班子坚强有力,带头人

队伍本领高强,党员队伍充满活力,组织生活健康规范,切

实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人、治、物、效”问题;★妇

联等群团组织活动经常;★村民自治程序规范,重大事项决

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公共法律服务和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健全完善。

(十六)积分制运用。★积分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

塑造乡风、爱心帮扶等重点任务有机结合;★积分设计、评

判,农民群众全程参与监督;★积分兑换、“红黑榜”奖惩、爱心超市、道德银行等做法,群众认可并广泛参与,乡村治理“激励引导”作用发挥。

(十七)清单制运用。★依法依规编制村级小微权力、公共事物、服务事项等各类清单,实现乡村治理有章可循、

流程清晰、操作可行;★清单制监督评价机制健全,配套措

施落实有力。

(十八)大数据治理。数字化乡村建设设施完备,摄像

头覆盖面积和密度满足安全防范需要;★乡村党建引领、公

共服务、疫情防控、农业生产、电子商务、务工就业、垃圾分类等实现数字信息化管控

(十九)“枫桥经验”推广。★乡村治理村民享有“知

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乡村社会风气明显改

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消解,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各类黑

恶势力、封建迷信活动、赌博等不良社会风气得到有效抵制,

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弘扬美德乡风文明

(二十)精神文明。★按照“五有”标准(有场所、有

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村级有文明实践所(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美

观大方,“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以及文体竞

赛、农民丰收节、其他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经常。

(二十一)村规民约。★制定公共场所文明公约、社区

噪声控制规约,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自我监督;★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作

用,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农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

葬薄养、铺张浪费等歪风陋习有效遏制。

(二十二)文明创建。★经常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

庭、美丽庭院以及寻找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等群众性精

神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各类参评的示范农户达到全村常住

户数的60%以上。

(二十三)文化传承。★乡村文物古迹和红色革命遗址物保护得当;重视发挥现代乡贤文化作用,挖掘保护农业文

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因地制宜建设有村史馆、农耕文化馆、乡村振兴展示馆、家风家训馆、红色文化展馆等。

五、收入稳定生活富裕

(二十四)收入增长。农民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实现多渠道稳定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年度增长8.5%左右。

(二十五)务工就业。★村级劳动力就业信息指导及时,

有劳动能力且有意愿的农户务工就业率达到100%;★外出就业困难的人员提供有就近就地力所能及的公益岗位。

(二十六)生活保障。★农民生活品质得到改善,“两

不愁三保障”和饮水问题较高质量解决;★农村留守儿童、

妇女和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困境儿童得到关爱服务,农村特

困人员救助实现全覆盖;★因自然灾害、病虫害、价格波动、

产品滞销等出现产业发展困难的脱贫户、监测户得到有针对

性帮扶。

(二十七)技能提升。★定期组织村民参加职业素质和

职业技能等教育培训;注重扶持培育“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土人才,以及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等能工巧匠;*职业技能培训应培尽培,农民技能持证率达到50%以上。

六、社会事业发展有力

(二十八)五大工程。★农村“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

入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村内主干道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与产业融合发展,客运站点和客运班线方便农户出行;★农村供水工程健全,供水保障能力稳定,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电力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农村5G基站、光纤网络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清洁取暖等新能源开发有实质性进展。

(二十九)教育医疗。★学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全面

普及,学前入园率不低于90%,义务教育目标人群覆盖率达

100%;★建有村级标准化卫生室,配有合格(持证)村医,建立农村居民健康台账;★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三十)养老护理。★养老服务设施齐全,实现日间照

料、社区照护、居家护理等一站式综合性服务;★适量设置

养老护理公益岗位,岗位工资保障到位;农村普惠型养老服

务和互助性养老有机结合,集中供养能力达到50%以上。

(三十一)公共服务。★建有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便民

服务机构,提供党务服务及社保、医保、社会救助、便民代

办、信访接待等公共事业服务;★建有以文化娱乐、休闲健身为主要功能,满足农村群众开展自娱性文化需求的文化广

场;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各类体育活动设施;关注特殊

人群需求,农村无障碍环境建设设施齐全完善。

附件2

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

主要参照指标

(带★号的为刚性指标,未带的为弹性指标)

一、特色产业发展兴旺

(一)产业布局:

1.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以农民为主体,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的农业产业,培育现代种养业、乡村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信息产业等农村新型业态,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逐步构建乡村产业体系。

2.科学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市场潜力大、区域特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业或产品,做大做强“一村一品”。

(二)产业基础:

3.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以及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占基本农田一定比例。

4.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平川4县达到75%以上,山区9县达到50%以上。★

5.有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或社会化服务组织,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基本建立。

6.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率达100%。★

(三)集体经济:

7.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建立村集体资产台账和管理制度,村集体经营性资产项目运行良好。★

8.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年度收入稳定在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占比达到50%以上。★

(四)经营主体:

9.有带动农户增收、产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并与村集体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10.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覆盖村常住农户参与务工就业率达到50%以上。★

(五)产销对接:

11.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机构,农产品产销对接畅通有效帮助当地农户销售农产品。★

12.有效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六)产业培训:

13.建立农技推广和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产业政策、实用技术、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培训,确保对农民的培训能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14.积极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乡土人才在农村创新创业。

(七)产业效应:

15.主导产业产值在村级产业培育发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16.通过“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带动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等蓬勃发展,形成更多“特”“优”“新”产业产品,有效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17.积极参加国家、省和市“乡字号”“土字号”等乡村特色产品推介、评选等活动。

二、村庄美丽生态宜居

(八)生态规划:

18.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乡村绿色发展道路,系统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19.生态规划纳入县域乡村“多规合一”优先规划编制范围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20.村庄发展建设尊重农民意愿遵循自然生态和村庄机理注重乡土味道,保留原有特色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留住田园乡愁,不搞大拆大建避免千村一律,建设具有晋西乡村特色风貌、吕梁特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21.优化村庄布局,严格按照“四办法一标准”规范农村自建房,实行风貌管控。★

(九)村容村貌:

22.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得到全面清理,村庄街巷干净整洁,农房第五立面整齐。

23.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村庄面貌整体达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村容美化“五化”要求。★

(十)厕所革命:

24.农村户用厕所入院入室应入尽入。★

2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以上。★

26.农村卫生厕所粪污得到有效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27.公共厕所布局合理,落实管护和日常保洁责任。★

(十一)污水治理:

28.纳入县域生活污水重点整治行政村。★

29.生活污水治理技术选择符合实际需求,排污管网或污水处置设施完善。★

30.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运维管护机制基本建立,农户受益率达80%以上。★

31.村庄内污水横流、乱排乱倒情况基本消除,村域水域排放达标,河塘清淤清杂,无黑臭水体、入河排污口。★

(十二)垃圾治理:

32.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完善,运作模式合理稳定运行。★

33.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配齐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突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农户参与率达到50%以上。★

(十三)长效管护:

34.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35.推行农村厕所、农村生活污水、农村垃圾、村庄保洁等一体化运维管护模式。

36.落实农户合理付费、政府适当补助运行管护经费保障制度。★

(十四)资源利用:

3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就地就近秸秆还田;推广秸秆成型燃料、打捆直燃、热解炭气联产等清洁炊事供暖技术秸秆利用为饲草;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38.农膜回收利用,回收率达到85%以上。★

39.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利用率达到80%以上。★

40.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示范村创建。

41.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厕所粪污、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就地就农消纳、综合循环运用,资源化处理设施完善。

42.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弘扬美德乡风文明

(十五)精神文明:

43.按照“五有”标准(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村级有文明实践所()。★

4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经常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以及文体竞赛、农民丰收节、其他传统节日活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45.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十六)村规民约:

46.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公共场所文明公约等,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47.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

48.开展农村移风易俗行动,有效革除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炫富攀比、铺张浪费、随礼泛滥等歪风陋习,打造成为移风易俗示范村。★

(十七)文明创建:

49.经常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美丽庭院以及寻找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诚信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评比活动。★

50.各类参评的示范农户达到全村常住户数的60%以上。★

(十八)文化传承:

51.乡村文物古迹和红色革命遗址文物保护得当。★

52.重视发挥现代乡贤文化作用,挖掘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

53.挖掘并传承农耕文化、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等乡土文化,因地制宜建设村史馆、农耕文化馆、乡村振兴展示馆、家风家训馆红色文化展馆、乡村文化记忆馆等。

四、党建引领治理有效

(十九)党建引领:

54.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55.村级活动阵地办公、学习等设施设备齐全,整体规范提升。★

56.村党组织班子健全,党的领导坚强有力,村“两委”主干履职尽责,党员队伍充满活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人、治、物、效”问题。★

57.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开展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民主集中制、党的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等建设,严格规范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

58.各类群团组织健全,经常开展共青团、妇联、工会等活动。★

59.村民自治组织运行规范,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公共法律服务和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健全完善。★

60.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和“万名乡贤回乡”计划,打造一支能够担当乡村振兴使命的人才队伍。★

(二十)积分制运用:

61.积分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塑造乡风、爱心帮扶等重点任务有机结合。★

62.积分设计、评判,农民群众全程参与监督。★

63.积分兑换、“红黑榜”奖惩、爱心超市、道德银行等做法,群众认可并广泛参与,乡村治理“激励引导”作用发挥。★

(二十一)清单制运用:

64.依法依规编制村级小微权力、公共事物、服务事项等各类清单,实现乡村治理有章可循、流程清晰、操作可行。★

65.清单制监督评价机制健全,配套措施落实有力。★

(二十二)大数据治理:(市级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主要参照指标)

66.加大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互联网、信息化、数字化运用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67.数字化乡村建设设施完备,重点是乡村信息基础设施设备完善,即开展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服务设施以及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建设。★

68.乡村摄像头覆盖面积和密度满足安全防范需要。★

69.在乡村党建上,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动农村党务、学习、活动、监督、工作、宣传的全面整合,实现村级党建工作的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提升党建管理效率和科学化水平,着力实现智慧党建。★

70.在乡村政务上,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在村中设置政务终端设备,与县、乡()政府相关系统对接,实现涉农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一网通办”。对于不能下放权限到村办理的业务,村民能够在村中查询办理流程,避免出现多次跑腿的情况。★

71.在村务管理上,打通部门、层级等数据通道,建立数据统一、可复用的数据库,减少重复报表工作量。在村中设置电子大屏借助“互联网+村务”实现村务、财务网上公开,利用数字手段不断创新村民自治形式,农民自治能力显著提高。★

72.在乡村综治上,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实现智慧综治,构建立体化基层综治联动体系,在主要进出村路口安装摄像头,提升基层综治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实现平安乡村,提升村民的安全感。★

(二十三)法治乡村建设:

73.开展农村普法工作,建立“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

74.推广“枫桥经验”,积极开展民主法治、平安稳定、诚信建设等乡村综合治理宣传教育及创建活动。

75.乡村治理村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76.乡村社会风气明显改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消解,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77.各类黑恶势力、封建迷信活动、非法邪教和赌博等不良社会风气得到有效抵制,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收入稳定生活富裕

(二十四)收入增长:

78.通过发展产业、创业就业、转移支付、财产性收入等多种方式,实现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度增长8%左右。★

(二十五)务工就业:

79.村级劳动力就业信息指导及时,有劳动能力且有意愿的农户务工就业率达到100%。★

80.外出就业困难的人员提供有就近就地的公益岗位。★

(二十六)生活保障:

81.农民生活品质得到改善,“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较高质量解决。★

82.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困境儿童得到关爱服务,农村特困人员救助实现全覆盖。★

83.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持续开展农户收入测算和“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排查,坚决防止返贫致贫。★

84.因自然灾害、病虫害、价格波动、产品滞销等出现产业发展困难的脱贫户、监测户得到有针对性帮扶。★

(二十七)技能提升:

85.定期组织村民参加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等教育培训。★

86.注重扶持培育“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土人才,以及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等能工巧匠。

87.职业技能培训应培尽培,农民技能持证率达到50%以上。★

六、社会事业发展有力

(二十八)五大工程:

88.农村“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入村道路硬化率达100%,村内主干道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与产业融合发展,客运站点和客运班线方便农户出行。★

89.农村供水工程健全,供水保障能力稳定,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且有规范的运行维护机制和管理办法。★

90.电力满足农户生活生产需求,电力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

91.农村5G基站、光纤网络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92.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清洁取暖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有实质性进展。

(二十九)教育医疗:

93.学前教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学前入园率低于90%义务教育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

94.建有村级标准化卫生室,配有合格(持证)村医,建立农村居民健康相关台账。★

95.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三十)养老护理:

96.养老服务设施齐全,实现日间照料、生活照护等一站式综合性服务。★

97.适量设置养老护理公益岗位,岗位工资保障到位。★

(三十一)公共服务:

98.建有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便民服务机构,提供党务服务及社保、医保、社会救助、便民代办、信访接待等公共事业服务。★

99.建有以文化娱乐、休闲健身为主要功能的图书阅览室、篮球场、乒乓球台、室外健身器材等,有条件的村庄建设文化广场等。★

100.关注特殊人群需求,农村无障碍设施齐全完善。

(此件公开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