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水情,同时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浪费严重、效率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优化区域用水结构和布局,加强用水行为监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全县节水的良好风尚,制定《国家节水行动中阳县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对比2020年降幅9.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对比2020年降低8%,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0.38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9,全县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以内。到2035年,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0.55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全市先进水平,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提出23项节水重点任务
基于我县水情和地区发展现状,《方案》通过重点行动和机制改革两方面举措,重点行动抓大头、抓重点地区、抓关键环节,提高各领域、各行业用水效率,提升全民节水意识;机制体制重改革,强调政策推动和市场机制创新,突出两手发力,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全社会节水内生动力。
在重点行动方面,《方案》按照“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和“科技创新引领”六大行动展开。一是围绕总量强度双控,强化节水约束管理、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加强用水过程管理、强化节水监督;二是围绕农业节水增效,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发展节水种植养殖、推进农村生活节水;三是围绕工业节水减排,严格高耗水行业节水管理、积极推行科学合理用水模式;四是围绕城镇节水增效,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加强高耗水服务业用水管理、积极开展节水示范建设;五是围绕重点地区节水开源,强化岩溶大泉保护监管、提升非常规水利用率;六是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促进节水科技成果转化。加大节水领域自主技术和装备 的推广应用,推动节水产品、节水技术成果市场化。
在机制改革方面,《方案》强调政策推动和市场机制创新。一是深化水价改革;二是推动水资源税改革;三是加强用水计量和统计;四是推进水权水市场改革;五是落实水效标识制度;六是拓宽投融资渠道。
四、保障措施
《方案》涵盖生产、生活、经济、社会的各领域各层面,组织好《方案》的实施落地是关键,需要全社会共同推进,为进一步保障《方案》的实施,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辖区内节约用水工作主体责任,并认真组织实施。健全完善节约用水工作协调机制,水利、发改、工信、住建、农业农村、行政审批等多部门要建立节约用水工作协调机制,结合各自职能,细化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节水方案各项任务。
(二)完善财税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业节水灌溉、岩溶大泉保护、水资源节约保护、节水载体创建、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节水标准制度修定、节水宣传教育等。完善助力节水产业发展的价格、投资等政策,落实节水税收优惠政策, 充分发挥相关政策对节水技术研发、企业节水、水资源保护和再生水利用等方面的支持作用。
(三)推动法治保障。严格按照节约用水法律法规规定,规范全社会用水行为。落实节约用水法规和管理制度,完善节水管理。推行节水激励政策,加大联合督查执法,对违法违规取用水行为加大惩戒力度,对浪费水资源行为责令其限期改正,依法给予相应处罚。
(四)增强节水意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推动节水法规规章政策落实,建立完善的节水教育基地,深入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