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
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农办计财〔2025〕2号)和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的通知》(晋农发〔2025〕21号)的要求,中阳县认真梳理了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情况,按照调整要求统计了《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建设基本信息表》,编制了《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方案》和《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设施农业)中央奖补资金使用方案》等相关材料,符合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标准,现呈请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向省农业农村厅申请我县申报建设2025年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事项。
特此申请
附件:2025年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情况说明
(此件公开发布)
中阳县人民政府
2025年3月5日
附件:
2025年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
产业园情况说明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吕梁市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振兴持续推进。全市实行市县配套,上下衔接、形成合力,在基地建设、绿色认证、扶持龙头、拓展市场、品牌宣传等方面,市财政每年资助特色农业产业1亿元以上。目前,培育“三品一标”认证主体196个、认证面积298万亩、产品380个,标准化面积达455万亩,已有“吕梁山猪”“吕梁山菇”“吕梁土豆”“吕梁杂粮”等“特”“优”产业。并先后创建岚县马铃薯、方山“中药材+肉牛”、交口食用菌、汾阳优质高粱等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建成生猪、食用菌、药茶等5个产业联合会。
中阳县长期以来全面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和食用菌产业发展,全县现代设施农业大棚种植5000余个,年产量蔬菜超过1万吨;年生产黑木耳超过1亿菌棒,带动3000余脱贫人口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申报与创建工作,致力于将现代设施农业和食用菌产业园建设成为晋西北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区、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引领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建设目标,将在2027年实现现代设施农业和食用菌两个主导产业面积增长到12000亩,其中设施食用菌3500亩、设施蔬菜7500亩;产业园总产值超过37.3亿元,其中主导产业产值24.3亿元。
一、创建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决策部署,以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食物观”理念为引领,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选择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和现代设施农业为主导产业,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为动力,以资源整合、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为手段,按照“生产+加工+科技+绿色+品牌”的总要求,不断夯实园区基础生产条件,提升主导产业科研水平,壮大产业链条,完善联动带农机制,推动黑木耳和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集群化、产品品牌化、产业融合化,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黄土高原现代化设施农业样板区,为中阳县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依托中阳县食用菌和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基础,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创新服务管理机制、完善支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优化产业结构、整合要素资源,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发挥各市场主体主导作用,实现农业全产业链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把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国“大食物观”践行先行区、黄土高原高效设施农业样板区、吕梁山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
项目将建设成集先进技术研发、技术集成转化、三产融合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双创等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集成园区。
二、规划布局
坚持发挥优势、挖掘潜能、产村融合的思路原则,综合考虑产业园资源禀赋、生态条件、产业优势、发展潜力、经济区位和环境容量等因素,综合考虑产业基础、资源本底、发展潜力、城乡分布等多方面要素,系统科学设计整体布局,充分考虑产业发展需求和加工、仓储等地方企业投资意愿需求,优化产业空间结构,科学布局产加销、农工贸和科技创新等产业功能,综合分析产业一线空间分布,以园区布点和建设为抓手,在各个产业资源丰富、群众基础良好的区域选点建设标准化种植示范、生产基地,在布局中做到种养综合布局,服务园区绿色循环产业发展,实现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的总体布局为“两区统领、两带融合、三极突破、多点齐发”的布局。“两区统领”,将产业园划分为西部生态种植区、东部高效设施集约种植区两大区域,统领产业园建设布局。“两带融合”,建设高效木耳融合发展带、设施果蔬高效生产带两条产业带,融合主导产业一二三产。“三极突破”,建设科技引领核、食用菌主题特色小镇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园三个产业增长极,形成产业园发展突破点。“多点齐发”,在西部生态种植区的乡镇驻地附近建设分散设施食用菌生产基地,选择坡度适宜的荒山荒坡建设分散露天生态化食用菌种植基地。在东部高效设施集约种植区服务黑木耳产业发展建设分散的菌棒加工厂、木耳晾晒场、废弃物处理点,布局黑木耳-设施果蔬循环农业基地、休闲农业点等。
三、建设任务
(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以发展产业园主导产业为导向,夯实标准化生产基地为目标,抓紧山西省优质农产品创建重大战略机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原则,建立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科技化和信息化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绿色、生态、高标准的现代设施农业种植示范基地,提振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带动标准化优质食用菌种植基地发展,并开展休闲农业综合体羊产业集群建设,实现中阳县主导产业的全面发展。秉承统一标准化种植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理念,不懈推动产业园区域内田间种植绿色标准化种植体系的构建,打造优质高效、科技赋能、价值提升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对中阳县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共建设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中阳县现代设施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尚养桃园休闲农业综合体羊产业集群等3个重点项目。
(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为提升中阳县食用菌和现代设施农业等主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食用菌、蔬菜等农产品产业的三产融合,提高食用菌的信息化生产水平,完善粗深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服务的产业链,重点围绕食用菌高效生产集成技术、粗深加工的研发、多功能仓储物流中心的打造,打通销售渠道,培育流通主体,打造中阳县特色农业品牌。共建设全自动化菌棒生产厂、冷链多多仓储物流基地等2个重点项目。
(三)推进资源要素聚集
对标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目标,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行动,推进资源要素聚集,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加快食用菌和设施蔬菜种植新品种研发,引进、吸收新技术和新工艺。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现有先进技术和装备,构建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充分挖掘科技生产力潜能,着力提升中阳主导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核心竞争能力。设置中阳县农业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1个重点项目。
(四)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坚持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总体目标,坚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升绿色标准化生产水平以及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以生态技术为支撑,提高土壤肥力和水体质量,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科学施用与回收农业投入品,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食用菌生产中的“减肥减药”“减排固碳”,构成产业园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区域农业产业层面的三级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实现土壤、大气、水域的生态健康,提升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促进产业园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共建设中阳县废弃菌棒资源循环利用、废旧农膜综合处理厂等2个重点项目。
(五)强化联农带农扶持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受益”的基本理念,坚持“联农带农”进行农民利益分配,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订单农业”等多项利益联结模式与机制,加强黑木耳文化挖掘与品牌培育,推进食用菌和设施蔬菜产品展销、品牌宣传,持续增强农民技术水平和收益,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设置中阳县黑木耳文化展览与品牌建设项目1个重点项目。
四、资金筹措
按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要求,本建设方案以2024年12月31日为基期,按照三年期完成建设任务,三年期满后继续推进产业园建设。根据任务产业环节紧迫性及项目实施可行性设计相关项目,考虑到难易程度及操作可行性,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据五大重点工程及其配套实施的9个重大项目,建设期(2025-2027年)内计划投资1905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0000万元(采用先建后补的方式,可以在创建、中期评估和认定时,申请中央补助资金分别按照3000万元、3000万和4000万),占比5.25%;地方财政资金11600万元,占比6.09%;金融及社会投资168900万元,占比88.66%。
按照产业园建设要求,安排创建期各年度建设资金为:2025年投资67000万元,占比35.17%;2026年投资71600万元,占比37.59%;2027年投资51900万元,占比27.24%。各年度投资相对合理和科学。
五、组织领导
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成立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在国投公司设立产业园推进办公室,下设产业园运行管理平台公司,投融资平台公司,配套成立专家顾问组,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进行核心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成立产业园工作专班,具体推进产业园发展组织和实施;成立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融资平台公司,全面负责产业园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投资需求。
在支持政策保障上,一是创新土地利用政策,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健全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保障机制;二是落实财政扶持政策,积极制定扶持设施农业发展、扶持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扶持农产品标准化认证、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三是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四是形成乡村就业激励政策;五是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
在组织保障上,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要求为指导,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管理机构、配套设施,切实加强产业园创建工作的评估、监督与管理。
2025年山西省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申请材料清单:
1.2025年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建设基本信息表
2.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方案
3.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设施农业)中央奖补资金使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