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城区“停车难、停车乱”治理难题,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与文明形象,经中阳县人民政府统筹规划与各相关单位紧密配合,中阳智慧停车项目于十一月一日正式启动。这一民生工程的落地,标志着我县静态交通管理迈入数字化、规范化、精细化新阶段,将为市民出行与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与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传统路侧停车管理模式已难以适配城市发展需求。车辆乱停乱放挤占通行空间、“僵尸车”长期霸占公共泊位、临时停车需求与车位供给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既影响道路交通秩序,也降低了公共资源使用效能。为此,以“民生为本、科技赋能、规范有序”为原则,启动中阳县智慧停车项目,通过市场化运营与智能化手段,重构路侧停车管理体系。
本月启动学府街、安康路、滨河巷、滨河西路部分路段(桥坡底小区至桃园巷),覆盖居住及商业重点区域,首批运营路侧停车泊位共计223个,采取计时计费不收费+引导规范停车模式,助力城市交通治理,后续将根据首批路段运营情况逐步扩展运营范围。
在智慧管理方面,项目引入先进的静态交通解决方案,使用地磁+PDA模式,实现车位状态实时采集、车辆信息自动识别与车辆停放数据的精准统计。市民可通过“中阳智慧停车”微信小程序,享受空余车位查询、导航寻位、无感支付、停车记录等全流程线上服务;亦可通过关注“中阳智慧停车”公众号,及时了解项目相关资讯,提高用户体验。
在秩序治理方面,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由交管、城管等部门与运营企业联动开展日常巡查。对不按规定停放、长期占用泊位(连续停放超过72 小时)的车辆信息推送至交管、城管部门,依法予以劝导、警示直至拖离处置。通过中阳县智慧停车运营管理平台,助力提升执法效率与城市管理水平。运营企业设立统一咨询投诉热线,公示于各泊位标识牌,确保市民诉求得到及时响应处理。
路侧停车运营管理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经济杠杆与科技手段激活公共资源效能。收费不是目的,而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通过引导车辆“快停快走”,可显著提高车位周转率,让有限的泊位服务更多市民,从根本上缓解“一位难求”的困境。同时,运营收益将专项用于智慧停车设施维护、人员服务保障及后续停车资源扩容建设。
为帮助市民快速适应新的管理模式,项目启动初期将开展为期1个月的宣传推广期。通过融媒体矩阵、现场引导等方式,普及收费标准与操作流程,引导市民养成规范停车习惯。
城市管理的精细化,藏在每一个停车泊位的有序运转中。路侧停车智慧运营管理是我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更是回应民生关切的具体举措。期待广大市民理解支持、主动配合,共同维护“停车有位、停放有序、缴费依规”的交通环境,让每一个停车泊位都成为彰显城市文明的窗口,为我县创文创卫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新媒体编辑:张万艳


